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官方门户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
025-86697099
邮箱:jzsx2008@126.com
地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学校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阅读  |  返回前页
教育孩子需要把握好“度”

阅读:8817 作者: 时间:2011-12-05 10:51:00   

 

 

 

教育孩子需要把握好“度”

 

六(2)班  张悦 家长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度”是程度、尺寸,即事物的规定性,限制性。对孩子的教育更要把握好尺寸,防止“过犹不及”。结合我的自身情况,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过多的赏识

现在许多人提倡对孩子的教育应多表扬,多鼓励,多赏识,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表扬与赏识,却是大有讲究的。人们都喜欢听好话,适当的表扬与赏识对孩子有激励作用。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当然要以表扬与赏识为主,但是一定要适度,千万别过了头。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也会逐渐加强,家长切不可一味地迎合孩子的胃口,要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或者存在不足,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作为家长有批评教育孩子的权利,这不仅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同时也让孩子懂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是不会包庇孩子缺点的,在将来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生活的坎坷,所以表扬和批评对人的成长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孩子,关键在于把握两者的关系和正确的运用时机。

二、过分的照顾。

     孩子呱呱落地,做父母的当然要精心抚育,但是,孩子总是要长大并走向社会的,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过多的替代包办是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剥夺,有可能促使孩子产生退缩心里,这是一种畸形的爱,会给孩子的将来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成年的男女仍然依附于父母,究其原因,当然与经济压力有关,但是,这也与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过度支持、庇护,使得他们生活太过安逸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作为父母,在孩子年少时期,就应当教会他们自我生活料理的能力,不要任何事情都由父母大包打揽,同样的道理在学习上一样适用。

三、过度的“培训”。

这里用“培训”,表示让孩子参加各类学科课程以外的学习,比如钢琴等乐器、舞蹈、绘画、外语等。现在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需要,赢得未来竞争,家长让孩子参加一些学科课程以外的教育培养,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凡事有个“度”,过则不及。现在孩子的学习任务本身就很繁重,放学后、双休日让孩子再参加这个班,那个班,到头来真正的效果如何呢?

      实际上,学什么,怎么学,大有学问。我们都知道,人是有个性差异的,让孩子参加的培训,应该和他的兴趣、爱好,甚至是潜能的开发相匹配,这样才会有效果。其次,安排过多,学习过频,超出孩子的体力、智力承受范围,不仅占据了孩子的休息时间,搞得孩子疲惫不堪,家长也会怨声载道,其结果反而是“画蛇添足”,一事无成。

四、过高的期望。

我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适当的期望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成功、成才。但是,如果不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智力水平、发展潜能,一味地、单方面的期望过高,就算孩子很努力,还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这样的结果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对于父母来说,这种期望就会变成失望,并由此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家长的愿望当然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家长可曾考虑过,什么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往往会欲速则不达。我们不妨在孩子发育发展的最适当的时机,给以最适合孩子的教育,这样做,才能够实现家长的期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