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086 作者: 时间:2012-06-07 8:06:00
金中实小“手足口病”知识宣传
一、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发生在婴幼儿童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3岁左右的儿童发病。由于本病主要表现多集中在患儿的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因此,称为手足口病。
二、 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发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三、手足口病常见症状
1、口痛、厌食、低热。
2、口腔黏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3、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本病病程短,症状轻,预后良好,只有少数患儿可并发心肌炎或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
四、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该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84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不湿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家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春夏秋季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