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200 作者: 时间:2012-05-28 12:50:00
“永远的清明”诵读内容
一、悠远的长河
1、清明的雨 (六1班)
江南的四月,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清明节这一天,不知什么时候,迷蒙的苍穹里,已经飘起了如烟如雾的丝雨,那漫空飞舞的晶莹,似在轻呼着初夏的暖意。于是远天滚过一阵轻雷,象是一串串跳跃的音符;林间的布谷鸟也开始了歌唱,把绿色的嘱托挂上树梢;旷野的草叶上,渐渐地生出了一滴滴晶莹的水珠,悄悄地润湿了初夏的歌喉。
清明的雨裹着初夏,踩着芬芳的山风,温柔地向我们走来。那淅淅沥沥的丝雨,象是九天玄女拖地的长裙,眷恋着碧绿的大地,又象是巧夺天工的画笔,勾勒出旷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旷野,仿佛是一幅刚刚完成的水粉画,散发出浓郁的诗情画意。农舍里那些毛绒绒的小鸭子,似乎也经不住这清明雨的诱惑,一路小跑而来,跳入那泛着涟漪的水田里,开始寻觅起初夏的故事。
出来踏青的人们,不知该有多少。赤脚走在旷野的小路上,色彩斑斓的雨伞一支支地撑起,象是夏日的荷叶撑起一颗颗圆润的露珠那般的安逸。空蒙的远方景色依稀,被盈耳的雨声呼唤成了朦胧的画屏。人在画中行走,雨在伞边滑动,一颗颗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后又化作袅娜的雨雾,悠闲地飘向远方。
清明,确是一个缀满梦想和希望的日子啊!这潇潇的雨,这甜甜的风,漫山遍野地下着吹着,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少蓬勃的生机啊!人说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清明的雨,就已经报告了夏天的消息。我们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成长,是相信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稚嫩就会走向成熟,弱小就会走向强大,缺陷就会走向完美。倘若先祖和亲人九泉有知,这漫山遍野的绿啊,就应该是他们欣慰的微笑。
待到来年清明日,这鲜花,这树林,这旷野,这世界,该不会重又沐浴今天的雨吧?
期待着,我深深地期待着。
2. 生命的清与明
想到四月,你是什么感觉?林徽因把她的爱子拟作人间的四月天,四月的一切似乎都像初阳一样美好、清透、温暖。四月,草长莺飞,飞花争妍,妍姿艳质。四月似乎是上帝赠与人类最恩赐的礼物,是人间亦天堂的时令。四月里历史最悠久的节日,莫过于清明节了,清明,天清气明,田野明净,天地万物都充满希望。古人通常清明前的一天也就是寒食节去扫墓,据介子推的故事流传这一天禁烟火,所有人都食冷食。这冷食流传下来的主要是清明团子,前年清明我去婺源,住在农家有幸亲手做了传说中的清明团子。它是一种用新鲜艾叶捣烂后挤压出汁然后和上糯米粉,不停地揣成面团,此时整块面团成淡淡的绿色夹着扑鼻的艾叶香野味,然后就是包馅了,一般有二种口味,甜味和咸味。甜味一般都以豆沙和糖为主辅以一点猪油为馅儿,咸味的选择就更多了,一般有肉沫、豆腐干、青笋、胡萝卜等等。等馅儿准备好了就可以上手包了。取一个鸡蛋那么大小的面团放在手心摁成圆饼状放上一勺馅儿用面团均匀裹住,这中间是有技巧的,刚开始我不是包的太薄露了馅儿,就是包的太厚影响口感。这面和馅的比例是有讲究的,当然农家人是不要想这些理论的,他们生来似乎就很会这些,娴熟的手法和外观漂亮的团子简直如一件艺术品,否则怎么会这么圆润丰腴可爱呢?最后包好就是上蒸笼蒸了,不知道我等了多久终于出锅了,哇,一股清香扑鼻,我包的最好辨认了那些个扭着身体的或扁的或卡通形状的就是我包的了。蒸好后的清明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口感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吃着清明团子让我觉得这才是属于四月的食物吧。
真正清明这一天,古人是不扫墓的,而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小孩儿放风筝、荡秋千,青壮年踢蹴鞠、中老年和女眷侧选择去踏青,踏青在古代又叫“探春”和“寻春”,古人是多么雅致啊,在生命里的每一年还特意留出一天去打探春天的踪迹去寻找春天的美好。古人都是爱柳的,这一天,文人骚客大都都会在河边插柳,我不知古人为何偏偏在百花齐放的季节独独爱柳,是它留下的典故寓意还是它在水边窈窈窕窕的倒影?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清明则是整个春天的重中之重了,在春天农人都要忙些什么呢?清明左右北方温度大部分达到十几度了,这个时候是播春棉的最好时机了,而涝洼地里也不空着,种上了高粱。水稻也在此时抓紧了时间育上了秧苗为夏季插秧做好准备。瓜菜要下种,农民还要时不时去锄上几下,土里的种子只有呼吸春天的空气才能快速成长。种粮的同时我们也不忘植树造林各种果树的修剪、育苗和桑园种植的好时候到了,好不繁忙。家里的牲畜池塘的鱼儿此时也正是配种育肥的绝佳时机。
清明时节谁也没闲着,从文人雅客到乡里野人到农人再到动植物甚至一粒种子,都在春天“奔波”着。一花一草,一物一景,一事一人,在这个春天,透露出生命的清与明。
3. 清明组诗(四3)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采桑子》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清明
——陆波
寒食三日只为谁?
千古传名介子推。
原想君臣图际会,
哪堪母子成炭灰。
每思足下心欲碎,
时到坟前意犹追。
纷纷雨共纷纷泪,
从此天和人同悲!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唐)王建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登高远望:
《清明后登城眺望 》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二、不朽的丰碑
1. 清明节诗朗诵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三2)
男:又是一个清明节,我们站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
女:天空为今天垂泪,松涛为今天呜咽。
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女: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男: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今天。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女:以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
合: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男:松涛阵阵,那仿佛是先烈们发出了欣慰的微笑。先烈们,如果你们在天有灵,就请你们看一看你们的鲜血浇灌出的美丽的鲜花吧!
女: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
男: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
女: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
男:前辈流血牺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气,欣赏这美丽的鲜花吗?
女:不,他们希望的是受过深重灾难的祖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盛、美丽。
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先辈们,你们祈盼的幼鸟羽翼已日渐丰满,
女:我们将把重担挑上逐渐成熟的肩,
男: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建设,
女: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召唤,
合:我们将用勤劳和智慧去开创明天,
男: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
女: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
合:我们,要让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2. 诗歌朗诵《英 雄 赞 歌》(四1)
鲜花 象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象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3.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三1)
为什么我们的脚步轻轻?
为什么我们的心情沉重?
为什么苍天落泪?
为什么松柏也动情?
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播撒着革命的火种。
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
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从戊戍六君子的甘洒热血,
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惊世壮动;
从“四.一二”的白色恐怖,
到秋收起义的隆隆炮声;
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
到抗日战争的滚滚硝烟;
从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
到天安门城楼上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
先烈们斗志昂扬、势不可挡。
先烈们视死如归、气贯长虹!
把滚烫的热血倾洒,
把鲜花般的年华奉献。
枪林弹雨中,
您挺起坚毅的身躯;
硝烟弥漫中,
您发出震天的吼声!
前面的战士倒下了,
又有无数的战士冲向前;
一面红旗倒下了,
又有无数面红旗高高举起。
热血奏响壮烈的凯歌,
青春谱写光辉的历程。
烈士长存!
丰碑永恒!
忆往昔,
诉不尽我们对烈士无限的崇敬。
看今朝,
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
长江、黄河,
因为你们满腔的热血而沸腾。
巍巍昆仑、万里长城,
因为你们豪迈的壮志而永恒!
敬爱的烈士啊!
你们虽然长眠不醒,
但我们却将你们永记。
雄碑耸立,是你高大的身影,
溪水长流,是你不朽的心灵,
松柏常青,是你长存的浩气,
蓝天白云,是你英魂的栖地。
如今,我们站在金色的阳光下,
手抚滚烫的赤心,充满壮志豪情;
就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
你们未能走完的征程将有我们进行!
我们是文明礼貌的人;
我们是勇敢顽强的人;
我们是探索新知的人;
我们是雷锋精神的传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4. 清明
在姗姗来迟的春天里
我期待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
让温暖的阳光充盈在清明时节
让那无数的英烈
重新抚照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光明
娇小的白花晶莹成一片纯净的人海
每一朵都代表着一个人的信仰
与,沉重的缅怀之情
曾忆起
幼时的心灵沉思在默哀的三分钟里
引发好奇的意念——思绪穿透墓碑
想象着属于他们的光荣与英雄事迹
心澎湃成春天的绿浪
焕发生机无限
倾刻变成潸潸泪雨
为那无数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曾经历了多少硝烟战火
有着多少重复的伤痕
最终在与敌人的博斗中绾成生命的消逝
莲花消逝
留在人间
梅花消逝
却把不畏严寒的精神
留在人间
玫瑰消逝
却把天长地久的爱情
留在人间
同样是母亲的子女,同样
有着中国这位伟大的母亲
都在锥心的疼痛中抚慰着无数的英魂
在大爱中宏扬着他们不朽的精神
一个民族的坚守
一个不老的文明古国
每一个精忠之魂
母亲,都在为他们感动并骄傲着
今年的清明节,我不期待
那重复无数次淅淅沥沥的情景
我祈望
愿那东方的艳阳
以致敬的姿态
用温暖的身心去抚慰那些坚贞不屈之魂
三、绵延的追思
1. (缅怀母亲)《纸 船》——寄母亲 (四6)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2. 写父亲
在昨天,记忆从雪花飘落的季节走来
我在异乡,四下寻找家乡的痕迹
路旁的小吃摊上,我尝试着吃出家乡的味道
却不曾尝出,父亲淡漠少言的表情里
那深深的牵挂
我回过村子,老房子中全是冰冷的气息
一幕幕温暖地场景反复播放
在这漆黑四壁的房中,有着家的片段
父亲,我是从雪花的季节来的
却在你的脊梁和额头上行走
我让时间成为茧丝,将你越裹越厚
家里的桌椅堆积了厚厚的灰尘
我们都被一个“家”字敲碎了心脏
只能在异乡的街头期盼着听见一声乡音
父亲,你是载着家庭和希望的一头老牛
孤独的驮着一大堆的担子匍匐前行
我该用什么词来描绘你,把你的孤寂写成歌
我二十年的岁月,不如炊烟里升起的一声呼唤
“儿子,回家吃饭吧!”
你是否也在等待着一天坐在竹藤椅上
听着儿子说:“父亲,吃饭了!”
3. 慈母颂
在我的心灵之中,
有个地方深不可测,
其竟从未所问,
你是那希望之火,
为我照亮我的前程,
照亮着希望,
在每个黑黑的夜里,
牵挂的是您,
在每个寒冷的夜晚,
是您给我无尽的温暖,
天空下起雨了,
每个雨滴都在述说。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
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4. 《感悟清明》(五2)
都说这个节日的春色非常浓稠,
都说这个节日的内涵十分丰厚,
清新的风和明亮的雨是中国特有的门帘,
清秀的山和明丽的水是全球向往的窗口。
我们的清明多像一叶扁舟,
缅怀和思念就这样静静的跨过时间的鸿沟。
我们的清明多像一座彩楼,
憧憬和向往就这样静静的登上明媚的霄九。
生存的意义在这一天得到洗礼;
生命的价值在这一天得到探究;
生活的底蕴在这一天得到升华;
生息的状态在这一天得到运筹。
我们坚信稚嫩的对岸肯定是丰满的成熟,
我们坚信青涩的前方无疑是飘香的丰收。
牵着清明的手我们大步往前走
每一条绿水都是壮行的美酒,
每一座青山都是抒情的长绸。
朋友们 让我们带着珍惜二字出发吧!
先祖先贤先烈们的遗愿,
已催开我们的情窦,
是种子就该吐翠,
是花朵就该竞秀。
是双桨就该弄潮破浪,
是翅膀就该搏击云头。
因为真正的富有需要丰收后的丰收!
因为最美的享受需要奋斗后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