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官方门户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
025-86697099
邮箱:jzsx2008@126.com
地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学校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阅读  |  返回前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备课组评课稿 评课人:曹如霞

阅读:10188 作者: 时间:2016-05-10 17:04:00   

《蚁国英雄》评课稿

  《蚁国英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一则故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下,利用集体的力量聪明的扭成一团,在外层蚂蚁的舍命保护下,逃出火海的故事。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读来震人心魄,扣人心弦。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教育理念,王老师在教学时以读为主,在读中品味字词,在读中赏析语句、设想情境,在读中揣摩情感,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王老师的课条理清晰,层层深入,不仅给学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生命教育,也给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从以下几点说说自己的感受。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上 课伊始,老师就请学生说说你觉得蚂蚁长得怎么样?学生交流后,老师用课文中的区区弱者一词作为总结。接着一句“区区弱者为何能成为英雄”问话,彻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被充分激发,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朗读牵引,教师“穿针引线”。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学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时间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创造的情趣。
   王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体会蚂蚁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如何抗争的,从而体会出蚂蚁们勇敢、团结、沉着、顽强、勇于献身、至死不渝的精神。在轻读、默读、引读、个人读以及听、评、想中,学生的心与那些正与火神抗争,坚定又团结的蚂蚁连在了一起,他们不禁为这样的壮举而感到无比的震撼。
 3、想象支撑,学生“情感蔓延”。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是推进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王老师在文中设计了想象训练:
   此时,如果你就是外层蚂蚁,外层蚂蚁们你们能不否告诉我,为什么你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岗位?
   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他们仿佛就看见蚂蚁的肝胆俱裂,仿佛看见那至死不渝的场景。情动才涌,学生读到深处,理解到深处,自然就有说不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