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864 作者: 时间:2016-09-06 14:27:00
9月10日,我们将迎来第32个教师节。对于教师节,想必同学们都不陌生,但对于它那如山脉般曲折的由来,你又知道多少呢?
教师节源于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等在南京集会,议定为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政府又将教师节改为孔子的生日:8月27日;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教育部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也为教师节;直到1985年在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决定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这是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教师节。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就是说老师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他们不仅教给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培养我们健康的人格。古人对老师也有很多种尊称,如先生、夫子、师傅,其中在汉朝时还尊称老师为“西席”(西是东西南北的西,席是主席的席),因为古人席地而坐,以居西而面东为尊,故师曰西席。想必很多同学也读过程门立雪的故事吧,杨时为了向老师程颐请求学问又不想惊醒老师,就站在门外守候,等老师醒来时,杨时脚下的雪已有一尺多厚了。
古人尚且如此,那么今天的我们是应该怎样的尊师重教呢,是仅仅是在节日的那天送张贺卡?或准备一束鲜花?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吧!但不管是任何哪种方式都要从内心深处对老师怀着一份尊重,一种感恩之情,如课堂上的遵守纪律,作业上认真的书写,下课与老师主动打个招呼,主动帮老师做一些事情,与老师做朋友,给老师写封信,这都是对老师爱的表达;不在背后议论老师,不与老师上课顶嘴,不和老师撒谎,这是对老师的尊重。
我们只有每天这么做,时时提醒自己,尊重老师才能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成为社会的一种风气,尊师才不仅仅是句口号! (信息员: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