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154 作者: 时间:2008-10-05 22:45:00
张源老师——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市小学体育青年教师研讨组成员
张源老师
张源 1976年生,本科,中共党员,1997年参加工作,曾获建邺区优秀团员,建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多次参加省级培训,现为南京市小学体育青年教师研讨组成员,多次在市、区赛课中获奖,其论文《发现式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在南京市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多次在市、区上公开课、做讲座并受到好评。现在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任教二、三年级体育课。
教育格言: 天生我才必有用
从教感言: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所以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施、体育运动的开展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小型化 小学不易开展大型的活动,应以小项目、小规模为主。例如:在项目的选择上可以以乒乓球、羽毛球、小游戏、跳绳等小项目为主,达到人人都能参与的目的;在活动规模上,以班级活动为主,这样的小型活动容易组织,可以增加活动的次数、扩大学生参与面。
大众化 小学不易过多开展竞技体育,而应以大众体育为主。目的是让体育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成为每个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普遍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不是提高部分学生的竞技水平。游戏化。游戏化的体育,可以增加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传统化。传统的体育项目,使用的器械少而小,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身体的潜能。另外,由于这些运动自身的特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而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例如:武术、跳绳、踢毽子等。
创造性 要想保持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就要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发挥创造性,不断地在某一项运动中玩出花样、玩出精彩。
终身性 学校体育要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教师、学校要为孩子选择一两项能让他们终身参与、不厌其烦的活动项目,为孩子的一生幸福着想。
张源老师的博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