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814 作者: 时间:2016-12-28 16:57:00
12月26日,金中实小举行了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课题《教师“自我超越”型专业习惯培育的校本研究》结题论证会,参会的专家有《江苏教育研究》主编金连平先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一军院长、南京市教科所肖林元所长、建邺区教育局马峰副局长、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管理研究室王飞主任、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胡明艳副校长、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室倪晓寅主任,我校何义田校长、刘海莉书记、刘荃副校长、林敏副校长、金菊副校长以及教科室李有翔主任和课题组所有中心成员都参加了此次论证会议。
在论证会议之前,各位专家听了一节由我校青年教师杨蓉莞执教的二年级《三字经》选段,课堂上杨老师用了近十种诵读方式带着孩子们有趣地、快乐地朗读,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热情高涨、意犹未尽,这节课也得到了参会专家们的高度赞扬。
课后,参会专家一行人来到会议室进行课题结题论证,此次论证会议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胡明艳副校长主持,会议流程分为三个部分:何义田校长介绍课题研究思路;刘荃校长介绍此课题研究报告具体内容;与会专家指导并提出建议。首先,何义田校长介绍课题研究整体工作情况,学校将该课题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核心支撑,自2013年9月课题正式立项以来,学校以课题组为核心力量,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方针,所有成员以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期间,也得到了王一军教授和倪晓寅主任的多次指导。
接下来,由刘荃校长对课题的研究报告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本课题主要是将“自我超越”型专业习惯作为教师的专业核心,将教师旧有模式进行批判审查,并敢于质疑澄清,尝试用更合适的教育理念来反思教育问题和教育弊端,在批判中开拓教育的新思路,创造教育的新经验,从而实现教师“自我超越”。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在实践成果方面主要有教师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从“惯性工作方式”向“研究工作方式”转变和教师从“被动经验迭代”向“主动经验更新转变”。当然,在课题研究中也有些许不足,比如课题研究成果深度不够,教师践行“向让学”课堂核心要素时灵活性不够,教师内在教学行为的改进尚未涉及。不过学校会针对课题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且继续研究下去。
最后,由各位专家进行评审指导,金连平主编认为学校课题的选题方向很好,重点把握也非常明确,但可以在研究儿童上进行深入研究。王一军教授认为:学校所做的此课题较为扎实,从实践突破,以案例为突破口,子课题逐步推进,帮助教师的教学行为习惯发生改变。肖林元所长认为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作为成长除了自主还有引领,而学校的课题视角就是内在动力,这个课题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另外,肖所长也提出了一点建议,比如学校应该考虑和研究一个教师要自我超越,需要具备哪些专业习惯。倪晓寅主任认为,此课题植根于教师成长的需要;对于课题的定位,清晰全面的理解;在理性认识上清晰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有高度的;目标明确,内容实际,丰富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在研究内容上,非常具体,对于专业文献研究,教学习惯,还有大量案例呈现。同时,倪主任还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可以将文献解读和转变相互支撑,这样能使得课题的思考更加理性化。最后,由马峰局长对整个论证会做出总结,并对我校教科研方面提出了两点希望:一个是教科研要向更高品质进行发展;另一个是要更加接地气,立意要高,同时在行动研究上要加强。
学校《教师“自我超越”型专业习惯培育的校本研究》的课题在鉴定组专家研究讨论下,一致认为可以结题。当然,学校对于教师“自我超越”型专业习惯的培育研究还会继续下去,因为自我超越永远是学校老师的不懈追求。(信息员: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