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819 作者: 夏彦楠 时间:2019-04-23 11:33:00
4月22日下午,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在学校四楼的录播室进行了活动展示,1-3年级语文老师全程参与。
第一节课是刘怡楠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青蛙卖泥塘的过程。针对这个过程,刘老师通过图文结合、以读带悟、角色扮演、想象说话等多种手段引导孩子走进故事,理解课文,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角色扮演时,刘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表演中,表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二节课是蔡媛媛老师执教的《我是一只小虫子》。在教学时,蔡老师抓住“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这个中心问题,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学生自读、表演读、男女生对读、抓关键词读等,引领学生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外蔡老师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维,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小伙伴们说当一只小虫子不好。
课后,柳谧老师和郝玉梅特级对这两节课分别进行了细致点评。在教学中,两位老师都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让思维相互启迪、碰撞。刘老师在教学时方法多样,如用不同牌子让学生区分“买”和“卖”;用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吆喝”;用对比朗读的方式表现不同动物的特点。蔡老师则在教学时抓住文章的主问题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找准思维训练点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柏华老师给大家带来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讲座。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适合解决一些有价值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小组合作时,组员人数应为4-6人且组内分工明确,在汇报人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时,老师当给予恰如其分的点拨,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
撰稿人:夏彦楠
审核人: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