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官方门户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
025-86697099
邮箱:jzsx2008@126.com
地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学校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阅读  |  返回前页
以题导学:课后练习的深入解读与有效运用——记第六盟区五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阅读:8835 作者: 奚丹丹 时间:2020-12-02 11:39:00   

2020年1130日,久雨放晴的下午,在金中实小的四楼录播室,开展了第六盟区五六年级的语文教研活动,活动以“以题导学:课后练习的深入解读与有效运用”为主题,盟区三所学校的五六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教研活动推出三节展示课,由倪荣老师,张署红老师和戴蔚老师分别执教《慈母情深》、《桥》和《夏天里的成长》。


第一节课由倪荣老师带来《慈母情深》。倪荣老师抓住课后习题,围绕反复的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反复对表情达意,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学生们着眼文中“我的母亲”和“立刻”的反复出现,在慢镜头和快镜头的切换之间,体会母亲工作的辛苦,身体的疲惫,挣钱养家的不易,感受母亲平凡又伟大形象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第二节课是张署红老师执教的《桥》。张老师紧扣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方面着重品读人物形象,并通过朗读指导,读出老汉着急的心情。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还引导学生关注了短句在课文中的运用,对渲染紧张的氛围的作用,既关注了情感的表达又关注了文章的写法。


第三节课由戴蔚老师执教《夏天里的成长》。戴老师抓住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紧扣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感受各种生物的生长方式,并通过观看动画演示体会夏天里万物生长的迅速与神奇。


三节课后,尤滢老师带来了“以题导学:课后练习的深入解读与有效运用”的主题讲座。尤老师从揣摩编者意图,理解“为什么”;关注课后习题,研究“怎么用”和设计学习活动,关注“用得怎么样”三个方面对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的有效运用进行解读。介绍了运用批注,借助图示,巧用联结等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自主发现,解决学习中的难点。让课后习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活动最后刘宁霞校长组织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分享了听课感受,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了解课后习题对解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