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官方门户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
025-86697099
邮箱:jzsx2008@126.com
地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学校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阅读  |  返回前页
文学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课堂实践 ——语文新课标研究系列(一)

阅读:5807 作者: 陈雨晗 时间:2022-10-21 13:06:00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整体提升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程实施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新课标颁布以来,金中实小语文组一直在积极进行新课程标准研究的课程实践。10月17日下午,围绕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组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文学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课堂实践”的研讨活动。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戴蔚老师执教的是单元导读,她从导语“小说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是怎样用虚构的手法表现真实的生活。本课安排了三个学习活动。活动一是词语学习,戴老师将本单元的词语精心分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两个类别,使学生对课文文本产生初步的印象。活动二是课文朗读,也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戴老师根据文本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朗读方式:《桥》篇幅短小有力,情感丰沛饱满,学生接力朗读,品味语言节奏;《穷人》选取了桑娜的心理活动为重点品读段落,伴着舒缓的音乐,师生共读,娓娓道来,满座沉浸在小说的温情氛围中;《金色的鱼钩》选择让同桌互读老班长牺牲的感人段落,交流讨论,体会革命者的高尚品质。在活动三的开展中,戴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用“情节发展图”、“人物关系图”、“时间轴线图”等图表梳理情节,小组交流讨论,补充修正。学习活动结束后,戴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读小说要领:不仅要关注情节,还要关注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张署红老师引导学生精读《穷人》,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描写方法后,围绕着“如何运用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究。张老师先引导学生品读女主人公桑娜的心理描写,细品桑娜抱回西蒙孩子的忐忑不安。学生从中感悟到,伟大的作家从来不会空喊口号,而是真正走进内心世界,写出真实的人性。张老师还指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学生将社会环境的黑暗、屋外的恶劣天气、西蒙家的潮湿阴冷和桑娜家的温暖舒适作比较,切实地感受到:温暖的不仅是屋内的环境,更是桑娜的心灵,是高尚而伟大的精神光辉。

窦丽校长对两节实践课进行了精准点评。窦校长指出,新课标的颁布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多的颠覆,也带来新的思考,学习和研究应该是成为日常教学的习惯。语文老师要鸟瞰整个单元甚至整册教材的解读,认识到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之间的关系,用整体性思维展开语文教学;一个核心任务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精准目标、精选内容,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度;用真实问题驱动教学,教学中遵循学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学习规律,始终关注任务的进阶,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所有的研究,都是要求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成长。今天的研讨活动,期待语文组教师在今后的教研中继续迸发出新的火花。(撰稿:陈雨晗 编辑:徐雯 审核: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