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915 作者: 时间:2009-12-14
身教胜于言教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中高年段党小组 王焱
这本书对于一名教师非常重要,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而今再次翻开它,却惊喜地发现,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理论大师,给教师提的每一条建议,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所提的教育建议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读了这本书,只觉得思绪万千,获益匪浅,下面就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
书中这样写道:
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只有当教育者主动走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时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学校的真正意义和首要任务不是要求学生对各种规章制度的依附和文化知识的掌握,而是在一种“日常式”的生活环境中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真正的“人”。“日常式”的生活环境应该是充满了“真善美”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不应该欺骗、压制、蒙蔽、束缚学生,而是通过“真善美”的言行,通过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走近学生、走进学生……
1.和学生一起认真做好晨检、打扫卫生等值日工作。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和活动。每天和学生一起把教室整理得干干净净。每天观察包干区,亲自做一些捡垃圾之类的“小事” ,保持包干区的整洁。并且告诉学生,如果有谁愿意
2.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做操时和学生站在一起,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升国旗时,和学生一起唱好国歌、校歌。经常做一些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等举手之劳的“小事”。捐款时,教师应主动先捐,并且不要忘了告诉学生自己的感受:帮助别人很快乐。和学生一起观看节目或乘车时,把不好的位置留给自己。如果你能坚持,学生将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同时,学生会感受到“平等”的含义。
3.安排学生多看课外书,经常和学生一起进图书室阅读。和学生一起读一些古典的、经典的著作。经常举办一些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引导学生每天收看新闻类的电视节目或上网了解有关时事新闻。如果你能坚持,你和学生不但都会变得博学多才,而且会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类。
4.记住学生的生日,并通过各种形式祝福他“生日快乐”。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要知道,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真诚地告诉他你自己的想法。教室里的板报和展版应成为激励、表彰和展示学生才华的载体和平台。班队干部是你的得力助手,应精心培养,但千万不要让他们形成“官僚作风”。不要忘了班队活动是学生最难忘的活动之一。经常举行班队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果要学生帮你做事情,应该征得学生的同意,并向他表示感谢。不要限制学生在教室里大声地歌唱、快乐地舞蹈、愉悦地吹奏。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成为学生最难忘的人之一。同时,学生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将会更加完整和深刻。
5.上课尽量不要迟到。万一迟到了,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并表示歉意。尽量不要拖课。即使拖课,也应向学生解释清楚,并表示歉意。课堂上尽可能多地鼓励和表扬学生。永远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要公开指责学生,牢记“颂善于公堂,归过于密室”的道理。在课堂上尽可能多让学生发现问题、找到规律、表达思想、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对于学生,我们不要强调“统一思想”,而应该注重“丰富认识”。不要埋怨和漠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和肯定对于这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更有利。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要求。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这些东西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放学之前,别忘了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和你们在一起很开心。如果你能坚持,课堂将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学习将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
6.经常读书、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教育、理解生活、理解生命。懂得享受生活、享受生命。教师自己要有所追求,否则,学生也不会有什么追求。正义、民主、公平、善良是做人之本,也是为师之道。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格。不要压制、欺骗、蒙蔽、束缚学生,真正让学生肃然起敬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学会思考,改变思维方式。多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流。让学生大胆想象、直抒胸臆。如果学生没有了想法,那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不要抱怨学生,要知道学校是孩子可以犯错误的地方。每天问一下自己:爱孩子吗?如果答案是肯定,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会成为一名好教师。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收获快乐。同时,毫无疑问,你将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人”。
读了这些,我不断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能够坚持每天和学生一起认真做好晨检、打扫卫生等值日工作;坚持每天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做操时和学生站在一起,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升国旗时,和学生一起唱好国歌、校歌;记住每位学生的生日,并通过各种形式祝福他“生日快乐”,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每天上课尽量不要迟到,万一迟到了,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并表示歉意,尽量不要拖课,即使拖课,也应向学生解释清楚,并表示歉意,课堂上尽可能多地鼓励和表扬学生;经常读书、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教育、理解生活、理解生命,懂得享受生活、享受生命。
“学生是未来,是希望,是将来的主人”这不能成为一句空话,需要教师有耐心、细心、爱心去教育,不断地鼓励他们,正面引导他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将现在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激发学生的内因也就成功了一半。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不吝啬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有一个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也就会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相信这样,教师会有无数的惊喜,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身教胜于言教”,要想使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