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493 作者: 骆雨婷 时间:2023-11-27 16:58:00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经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基于这一理念,11月20日下午,四年级语文备课组选取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设计以“我是神话传讲人”为主题的系列学习活动,呈现了三节展示课和一场专题讲座。教导处王焱主任、教研组长李璐老师和三、四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第一节课是戴蔚老师执教的《精卫填海》一课。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解析重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疏通文义。本课设计鼓励学生对故事的起因、经过在描述上添加情节,丰富想象,使学生把《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精彩,把握精卫形象,体会精卫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第二节课是骆雨婷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一课。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所以骆老师紧扣课后习题的要求,带着孩子读准希腊众神的名字。再体会人物的行为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效落实本单元的言语训练点。最后,引导孩子想象画面,体会故事的动人之处。课堂上,学生专注度高,发言积极,学习效果良好。
第三节课是孙韵老师执教的中国古代神话《女娲补天》。孙老师引导孩子们总结、回顾本单元所习得的梳理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帮助孩子提炼学习方法,鼓励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孩子们在课上自信大胆地发言,交流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展现了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的最后,孩子们大胆想象,创编故事情节,争先恐后走上讲台,绘声绘色地讲述女娲找到五彩石的过程以及经历的艰险,把我们再一次带入丰富多彩的神话之中。
三节课后,王洋老师带来了一场题为《研文赏析探新路 多维对话悟“神”韵》的精彩讲座。王老师对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神话题材的文本进行了分析,接着重点介绍了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在神话文本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的探索:即可以通过品词析句,将“神”具象化;通过勾勒图谱,将“神”关联化。同时,要引导学生感悟神话中的精神意蕴,探究神话中的思维特征。
金中实小致力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将新课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新样态不断地赋予教学新的生机。(撰稿:骆雨婷 编辑:徐雯 审核: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