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官方门户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
025-86697099
邮箱:jzsx2008@126.com
地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学校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阅读  |  返回前页
用绿色教育理念打造生态人文校园(王克菲)

阅读:11200 作者: 时间:2008-10-16 15:24:00   

“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校长研修班学习体会

王克菲

    历时一年半的校长研修班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很辛苦,但收获颇多,无论是理论修养,还是实践能力,都有所进步,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注入了创新的动力。

1981年,我从晓庄师范毕业,走上三尺讲台。“做一名好教师”是我最初的简单想法,后来渐渐有了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的念头,并作为自已毕生的追求,我从未想过会做校长。当从教师角色转向校长角色时,我感到自已又多了一份责任,不仅要做一名好教师,还要做一名好校长,带好一个学校。从教28年,深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做到溢“爱”(爱满天下);求“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尚“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这三句话让我成长为一名“好教师”。那么如何做一个好校长,陶行知的话给了我很大启发:“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我经常在思考,“整个的心”、“整个的校长”的内涵,也在思考中实践着陶行知先生的话。

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及在研修班里聆听专家、教授对教育的认识,要成为“整个的校长”,我认为应该具有虚心采纳的学习精神,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新事物,探索新规律;以灵敏的手去抓学习机会,把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适应于教育新思想,并努力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一是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是个人在一生中永无止境的追求,作为一个校长必须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上带头学,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校长是组织、领导学习的人,自身的学习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重要。一个好学的人不一定能当校长,但一名好校长必须是一个好学的人。作为校长,不仅自已要终身学习,还要引导教师、学生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为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一种超越平庸,学习是一种反思,学习是一种对话、一种互动……校长必须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做人,在学习中管理,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创新。在学习中达到目标,在学习中调整方向,在学习中把师生引领到一条崭新的、正确的、通往光明和真理的路上。

二是勇于实践。校长对教育要有高位思考,对办学要有清晰的思路,对育人要有鲜明的观点。几年来,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之路,制订了“本色与特色和谐发展”的研究专题,确定了“围绕一个中心,明确两个目标,实现三个策略”的校本研究机制。“一个中心”就是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为中心,着重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学习,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之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二是通过实践,形成符合学校实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育”管理模式,即“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模式;“三项策略”一是师训工作科研化,以研究课题为载体,开展逐层推进的系列研究,二是学习形式多样化,三是实践操作一体化。在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研究过程中,我对老师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认真加以思考、总结、提升。归纳出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一是生活实践式,二是活动整合式, 三是学科延伸式。这三种模式以“多元并存、相得益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为题,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上。“校服接力——校园里的绿色时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导, “校服接力”这一活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把校服传给他人,更重要的是把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的精神传给他人。作为校长,为了能让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就要作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我把它的内涵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拓展;是“绿色校园”内涵发展的新开掘;是生源结构多元,构筑共同成长的新平台;也是作为学校融入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新探索。这样,“校服接力”活动就能作为传统活动,持久地开展。

三是敢于创新。闻名于世的英国夏山学校是自由主义者尼尔以“自由”为特色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创建的;苏霍姆林斯基以“相信孩子”的教育思想缔造了具有国际意义的,以和谐为特色的帕夫雷什中学;当年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革除旧习,推陈出新,把“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融于晓庄师范每一个教育环节,因而创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应该说,没有敢于创新的陶行知,就不会有名闻遐迩的晓庄师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世界著名的校长都有一个共同处,就是以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超前的教育理念创办出了自已的特色学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教育的热爱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使这些教育家产生了种种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而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又让他们把自已的教育理想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辉煌现实。可见,一个有作为的校长必须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要有自已独特的、可执行的理念。同时还要把创新思想转变为现实的行动能力。这不仅是追求个人成功,对校长所提出来的要求,更是教育和时代的发展之大势所需。如果校长本人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话,又怎么可能带出一支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呢?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主要管理者——校长,必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一是教育观念上的创新,树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二是管理机制上的创新,这需要校长大胆解放思想,在管理机制中注入创新活力;三是教学技术的创新。加大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力度,提高全体师生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办好学校的关键则在校长。实践证明,没有创造,就不会有办学特色。因此,现代校长在管理活动中,要勇于开拓,锐意改革,不断寻找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