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官方门户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
025-86697099
邮箱:jzsx2008@126.com
地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学校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阅读  |  返回前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执教者:李慧子

阅读:10428 作者: 时间:2016-05-12 21:40:0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词的比较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翻墨”、“白雨”、“跳珠”、“毕竟”、“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并理解古诗意思。
3.通过比较,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比较,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五年级自主导学单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的另外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板书课题)。看这首诗,题目很长,谁能读好这个题目?(学生读诗题,教师评价。)一般来说我们将意思相对完整的内容作为一个部分。(学生读)
2.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么来学古诗的?
(相机板书:解诗题,品诗意、想诗画和悟诗情)
(二)自主学习
   过渡句:回顾之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品诗意、想诗画和悟诗情,你能不能参照这样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这一首诗呢?  
 1.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在组长的带领下,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朗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读通顺、流利。
(2)请参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按照6-5-4-3-2-1的顺序来讨论不懂的字、词或者诗句。
(3)请向全班汇报交流。
(三)小组汇报
1.解诗题
过渡句: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其他小组可以随时进行质疑和补充。
2.品诗意
   翻墨:你知道翻墨的意思吗?(预设:翻墨就是说漆黑的墨水翻掉了。)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预设:黑云出现很突然,应该是动态的,打翻的墨水在扩散,在蔓延。(读好第一句)
   白雨、跳珠:与翻墨对应的是——白雨。见过白雨吗?为什么雨是白的?(预设:因为黑云衬托出雨是很白的。后面讲雨是跳珠,珍珠是白色的,所以雨是白色的。)用了倒推的方法。雨下得特别大的时候,那雨是什么颜色?(白色)瀑布什么颜色?喷泉呢?(白色)这里告诉我们,这里的雨——下得非常大。还下得怎么样?(很急,从未遮山看出来的)(读好第二句)
   乱:这一句中的乱能不能换成其他的字呢?(飞、蹦、打、落、洒、跳等)为什么?(乱写出了雨很大,而且雨是从四面八方进入船上的。)
   卷地风:(卷地风的意思是从地面上刮起来的风,刮得很大。)表现风迅猛的是“忽吹散”三个字,风到底吹散了什么?(雨,还吹散了云。)看,原来的黑墨还有吗?原来的白雨跳珠还有吗?而且是怎样没有的?(忽然就没有了。)“忽”这个字,突然、一下子,一个“忽”很轻松,但是带来的力量却是无穷的。(读好第三句)
   忽吹散之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色。(出示图片:天放晴了,水如天。水和天相连在一起。)(齐读)
   你能连起来说说诗意是什么吗?
3.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读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实,刚才你们说的就是想象诗的画面。
4.那诗情呢?感受到对西湖风雨时景的喜爱之情。
(四)比较异同
   过渡句:同学们,这首诗,我们懂了,那教材把这样两首诗放在一起一定有它的用意,你有什么发现吗?对了,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学习古诗。(比较)
1. 请大家通过小组合作来说说,你发现了哪些异同之处呢?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请默读《古诗两首》,找出两首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请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6-5-4-3-2-1的顺序来讨论所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请向全班汇报交流。
2.小组汇报交流
   请大家谈谈。(:1.位置不同。苏轼先在船上,后在楼上,杨万里就在西湖边。2.天气不同:一个是雨后西湖的美景,一个是晴天西湖的美景。3.作者不同;4.整首诗的写作手法不同。第一首,从第一句开始就在写景,每一句都是写景的,第二首是不是全是写景的?先是(议论),然后是(写景),特别是这个议论的部分很重要。5.色调不同:一个是水墨画黑白,一个是工笔画艳丽。5.所表达的情感不同;6.作者写作的背景不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他们之间既是朋友也是上下级,林子方干吗的呢?直阁秘书,为皇帝写诏书的,杨万里是秘书少监,管理秘书的。林子方升官了,要离开京城,离开皇帝,到福州去做官。在送别时杨万里写了这首诗。你猜,送别时为什么要盛赞莲荷的壮美?有人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与苏轼人生经历有关。苏轼是在三十几岁贬在杭州做通判的第二年写的这首诗。十五年后,苏轼再来西湖当太守还念念不忘这场雨,写过“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五、课后拓展
   其实,苏轼还写下了另外几首关于西湖的诗,你能在课后运用比较的方法来体会这几首诗的诗题、诗意、诗画和诗情吗?

诗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诗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诗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诗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同学们,今天我们除了一般的学古诗的方法,还学会了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古诗,课后请同学们去研究苏轼的另外几首古诗,看你有什么别样的发现!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解诗题
                  品诗意          比较
                  想诗画
                  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