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414 作者: 朱婧玮 时间:2020-07-29 8:48:00
为扎实推进江苏省2018年、南京市2017年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小学数学起点型核心知识的体系建构与教学实践”,7月23日至25日,魏光明特级工作室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集中研修活动。前瞻性项目组核心成员、项目承担学校骨干教师、前瞻性项目挂钩学校数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等3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7月23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喻平教授作了题为《数学核心知识教学研究方法漫谈》的专题讲座,从知识网络分析与课题开展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方向等两方面,和参训教师分享了他关于小学数学起点型核心知识教学研究的思考。喻教授站在更高端,更专业的角度,向参训教师介绍了外显知识的结构分析方法以及内隐知识的分析内容,他还提出,课题研究只有将理论建构、实践操作、效果检验、形成课例四步做扎实,才能取得有良好信度的研究成果。
下午,南京师范大学赵晓燕博士作了题为《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的讲座。赵博士指出,数学学习应当始于可以进行数学化的情境,现行课堂评价主要存在以激励赏识为主,缺乏对学生数学理解程度检测与关注等方面的不足。最后,以分数教学为例,从分数的意义、分数的符号表示以及分数模型三方面入手,向我们介绍了分数教学中的许多新想法,建议我们利用课堂评价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7月24日上午,首先由刘正松、李丹两位老师和大家分享教学案例,谈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与关注点,引发大家热烈讨论。接着,南京市教科所徐良博士作了题为《数据分析与成果表达》的讲座,从论文写作、课题研究和成果奖提炼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指导。其中,课题研究应该围绕理清核心概念,明确课题界定,明晰目标和内容以及清晰研究思路展开,向我们提示了核心概念界定的注意点以及课题界定的关键,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下午,《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金连平研究员作了题为《科研论文的选题、架构与拟写》的专题讲座。金主编详细介绍了论文写作如何拟定一个题目,搭好一个框架,写出一点新意,注意内在逻辑,遵循基本规范以及避免一些倾向,提醒大家写作时应多“打井”,少“挖池”,抓住小点研究透彻。
7月25日上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北京师范大学版初中数学教材副主编章飞教授作了题为《数学核心知识教学漫谈》的专题讲座。章教授指出,核心知识具有基础性、奠基性、发展性,应该上升至思想方法的层面去考量。他结合距离、比、变换以及数形结合等具体内容,提出核心知识教学的角度和路径,强调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渗透。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院长徐国华教授作了题为《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达》的专题讲座,徐教授重点比较了研究成果的两种表达形式,指出了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区别,强调了论文以论为主,报告以报为主,前者以理服人,后者以数服人,为参会教师今后的论文与研究报告撰写提供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帮助。
下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委、教师用书副主编黄为良主任围绕“统计和概率”领域的教学内容,作了题为《例谈起点型核心知识教学》的讲座。黄主任分别从分类、调查、平均数、可能性、百分数等五方面,对“统计和概率”领域的核心知识提出详尽的教学建议,给参会教师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新观点。
在每个半天的专题讲座之后,都安排了参训教师与专家的交流互动环节。大家都珍惜学习的机会,主动思考,畅所欲言,或提出自己教学困惑,请专家指点迷津,或分享自己成功做法,请专家提供理论支撑。活动结束前,魏光明特级教师向专家和参训老师表达了感谢,同时鼓励教师及时消化培训内容,结合所听所想与教学实践,设计一堂好课。
为期3天的集中研修活动,满满的干货,超大的信息量,让参训教师找到了今后学习、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方向。大家表示,一定将所学付诸于教学实践,让自己在获得自我专业提升的同时,惠及更多学子。
撰稿人:朱婧玮
审核人: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