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808 作者: 李有翔 时间:2021-01-12 12:39:00
2021年1月7日上午,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主办、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承办的南京市“AI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研究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成功举行。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陈平馆长,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柏宏权副院长,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应用研究中心吴昱寰主任、王昊老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叶旭山校长、肖红霞书记,教育技术处董苏主任、汪俊老师,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何义田校长和南京市各区县电教中心创新教育负责人,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师等齐聚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此次教学研究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升学生学习力。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思维下人工智能教育在小学常态开展,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在开幕式上,金中实小AI虚拟主播小晴作为主持人首先一展风采,小晴业务能力也很强大,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合成技术,只需简单输入文字,就能让虚拟人物实现真人一样的发声。
接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何义田校长发表了欢迎致辞,他提到,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升学生学习力,希望各位来宾能够共同探索AI+教育的发展方向,推动互联网思维下人工智能教育在小学常态开展,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本次活动涵盖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人工智能观摩课,来自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8位老师开设基于智慧教育的人工智能教学观摩课,向参会嘉宾们展示了学校人工智能教学革新取得的教学成果。
赵梓如老师的语文课《生活万花筒:我与机器人对话》作为第一堂课全面调动了学生们和在场嘉宾的兴趣,用人工智能点燃教育的火花。课堂上,赵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们对小飞机器人的观察和描述,出发同学们的思考和写作。图片的个性化推送、小组协商讨论、使用平板进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不同的学生拓展知识,并针对学生掌握情况,布置个性化作业;学生可以实时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可以及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实现了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和资源推送多元化,真正让课堂教学“活”了起来。
在邵引老师六年级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语音识别》课堂上,同学们对小飞机器人浓厚的兴趣,让整堂课变得新颖生动而内容充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进阶式教学带领同学们渐渐步入人工智能的精彩世界。邵老师从文字识别、车牌识别、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定义分支引入A.I.的概念,语音采集、特征提取、声学模型匹配、语言模型匹配打开了同学们求知欲的大门。紧接着的分组实验更是生趣盎然,语音拍照、语音控制动作、语音转写、语音评测等试验让课堂的氛围渐入佳境。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尤滢老师的语文课《书戴嵩画牛》更像是一堂妙趣横生的表演课。尤老师通过初读和趣读让同学们全身心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随后邀请同学们上台开展角色扮演,身临其境,活灵活现,最后还让同学们使用平板对小演员们进行线上投票,当堂选出了“故事大王”,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引来同学们阵阵欢声笑语,也赢得在场嘉宾们的赞许与掌声。
朱建玲老师的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课堂在小组探究环节使用智慧课堂的“拍照讲解”功能,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落实到书面上进行展示,并梳理答题思路做出讲解;拍照完成后进行“对比讲评”,在大屏幕上展示优秀答案,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中。
在体育馆中,学校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探索多学科智慧教学模式,并开展智慧体育特色课程。在尹明瑶老师的体育课《耐久跑》和盛曦老师的《街舞啦啦操》课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体育教学,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学生的各项运动指标,呈现出班级和学生个人的运动强度、有效运动时长、心率预警等各项指标,为体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运动安全预警,更精准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
在数字美术室,岳怡璇老师的一年级美术《形的组合》和许宁萱老师的六年级音乐《巴鲁瓦》也在同时进行。
在随后的专家评课中,各位老师分别对语文、数学、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进行了精彩点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AI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主题研讨的环节中,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李有翔副校长做了关于本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主题汇报。他提到,人工智能既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手段,将人工智能和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才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体验技术魅力,智能数据采集,智能学习伙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智慧学习发生。2020年10月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了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小学阶段)”名单,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成功入围,作为南京市人工智能的创新基地学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依托“金葵花”文化,大力推进互联网思维下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学校依托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学习环境,开展人工智能课程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随后,南京师范大学柏宏权教授展开了《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变革》的专题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为教师减负增效,减少教师简单重复工作时间;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个性化分析,以学定教,提升学习效率;为管理者提供大数据决策,为科学治理提供支撑。
最后,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应用研究中心吴昱寰主任发表总结演讲,她表示,本次活动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如何赋能教育领域,在未来,研究的方向将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将继续依托建邺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良好生态,在各级专家领导的指导下,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继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层次改革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