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891 作者: 时间:2009-12-14
赴美教育考察培训随笔34
让学生学会学习
杨新富
美国的中小学非常重视学生多样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听课时,因为怕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随行的翻译不能将师生的互动翻译给我们,语言不通的我们还是经常发现,在学生完成的那些可视性的作业、题板上,会经常出现不一样的解题思路和答案,每到这时,老师总是很高兴地表扬与别人不一样的学生,学生总是会显示出很满足、很自信的神情。有时候,教师还会走到学生身边,很耐心地听学生讲述自己为什么“与众不同”;有时教师还会请学生到“黑板”前,用水笔在白板上详细地写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即使学生的结果是不正确的,教师依然对他们积极探究的热情表示充分肯定,并会鼓励他们继续。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与重视,学生介绍、展示、说明自己“学习过程”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八轮课改开始不久,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了一个介绍。一个在美国小学上二年级的孩子,要研究一个关于“蓝鲸”课题,孩子到学校的图书馆去了一趟,借了十几本书,然后认真阅读,后来写成了一篇很像样的“论文”。这还不算,孩子还很有特点地进行了一番“包装”,他将论文做成了四张活页纸,第一页是“论文”的封面,上面画着一条可爱的蓝鲸,在蓝鲸的上面,他还画了一群逃生的小鱼小虾。其它页面是“论文”的主体,分别是:蓝鲸简介;蓝鲸喜欢吃什么;蓝鲸怎么吃东西;蓝鲸有什么不同之处。
当时我读了这个介绍,感慨不已,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竟然能做出这样的“大事”来,真不简单!小学生的“论文”式作业,让他们的多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当时,我没有弄清这是什么课的学习内容,这回到了美国,走进校园,我明白了,这应该是科学课的内容。我们又长见识了!在与美
这样一个初中的例子,与上面研究鲸的小学二年级的做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学生在了解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查阅资料、做读书索引、绘地图、思考分析问题、写评论的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如果教师想将这样的过程和方法迁移到其它学科应该是件水到渠成的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方法应该是终身受用的。
我们有些窃喜:今天,这样的做法已被国内
2009年洛杉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