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541 作者: 时间:2009-10-20
《教学兵法》----感悟
综合学科党小组 戴淼清
本书讲述的是教师如何有条不稳与学生相处融洽的一些简单有效的处理办法,让我了解了教师和学生永远属于两大阵营,通过对该书的阅读使我明白:一、不要让学生来做师生冲突的评判者;二、在师生冲突中帮助学生。
那么什么类型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和敬佩:做事公正。以孙子兵法为基础,我们可以看作师生是分属不同阵营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战”之中,如果能够智胜一筹,以智取胜,学生会甘愿做你的“手下败将”!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在尽量多地转化学生的同时,首先得学会保存实力(教学和手段方法),对一名新教师而言,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是自保的一条途径。因为新教师还不太懂教育的规律,与学生太近,很容易为学生所伤。与学生保持距离,可以弥补新教师经验的不足,因为离学生太近,被学生一眼就看出虚实,从此对你没大没小,甚至称兄道弟,这样一来教师的威信可就一点都没有了。
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是绝对不会让学生靠得很近的。学生对他们可谓既敬且怕,一些平日里不苟言笑对学生冷若冰霜的教师偶尔露出一点笑脸,学生会觉得特别温暖,而新教师跟学生走得太近使得学生知道了解你的脾气,于是你再怎么严肃,学生只会觉得老师只是这样而已,一点胆怯的心理都没有,甚至连最基本的礼貌可能会逐渐消失。当然不是必须与学生保持距离,譬如像
教师如果学识比较渊博,学生总是很崇拜的。一个体育教师如果技术动作准确到位,动作干净利落,各种体育项目都非常棒,那么学生就会很敬佩这位老师,反之不然。书中还提到除了在专业上能镇住学生之外,教师有时偶尔也需要有幽默感。幽默的教师通常都很受学生的欢迎,既然学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我们就要好好努力培养一下自己的幽默细胞。从而贴近学生,与学生间的共同语言就会更多一些。
有些教师,运用了错误的方法,比如说体罚。虽然有规定教师不可体罚学生,但不免有部分教师出现体罚现象,这种做法确实有震撼学生心灵之功效,不过这样做反而使学生情绪更加对抗,心理更加叛逆。针对个别特别顽劣的学生,就很需要教师用心灵去认识,有效的惩罚一定是触及心灵的。因此,若是真的要惩罚学生,心罚才是最厉害的惩罚!譬如说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不公正表扬与批评是很大的心罚,他会不理解:为什么老师表扬别人却不表扬我?为什么老师对我的进步视而不见?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老师为什么不批评我?教师的不公正的态度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巨大反响。譬如说教师对学生的故意冷落。尤其是小学生的心态,他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被重视,如果明显受到教师的冷落,必定心中极为痛苦,进而会逐渐改变其课堂表现。如果学生犯了很大的错误,也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怀有宽容之心,去了解他,开导他。学生毕竟还是可爱的,虽然有时候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对孩子要有爱心,要理解他们。学生犯的错误,教师不要耿耿于怀,要学会以德报怨,不要跟学生一般计较。对于那些迷失了方向的孩子,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我们要相信学生总是向上的,向善的,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出现了反复犯错的情况,不要气馁,要有耐心,要鼓励他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学生的错误都是可爱的错误,现在的调皮大王将来很有可能是和你感情最深的学生。教师的心态要平和,要有主帅的胸怀与气质,来看待学生的表现。
在具体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则要讲究策略,教师要精心备课,等待合适的时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考虑问题要全面。教师要冷静地看待自己的不足,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于不能做的事情,不去勉强做。平时,教师也要善于听取他人尤其是学生的意见,要学会反思,对于师生冲突和矛盾,教师要有承担百分之百责任的勇气。
新教师刚接触工作,本身从教时间短,对教育教学的规律了解不多,可能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此时,能做的事情就做,不能做或者把握不大的事情暂不做或缓做,比如说有些学生,心胸狭窄,看问题很不全面,自己犯了错就要别人原谅他,别人犯了一丁点儿小错误都不行,更要命的是,他还是典型胆汁质类型的学生,冲动的不得了,教师批评的话语稍有过激,教师的处理稍有不公平,那就要发脾气。对这样的学生,不能硬攻,只能智取。有些学生,自身行为不正,在学生中有威信,有影响,其不良行为形成可追溯至数年前,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要教育他使他早日走上正轨亦非一日之功。
对于后进学生的教育,教师难免会有一种排斥心理,他们学习不端正、上课做小动作、扰乱课堂纪律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情况不是变得更糟就是胜利。抱着这样一种思想,我们的工作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才有可能一点一点地转化学生,才不会犯事与愿违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