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721 作者: 徐雯 时间:2024-04-30 10:47:00
2024年4月23日,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指导,江苏省李有翔网络名师工作室主办的“‘双减’‘双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通过“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名师课堂”进行直播,2800多位教师在线上参加活动。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刘传庆副主任、电教处汪晓勇副主任、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杨美玲校长助理以及来自高淳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试点学校的各位老师们受邀在现场参加了活动。
活动首先由金陵中学实验小学邵引老师执教《让小飞评测你的发音》。邵老师通过创设“五一假期文旅志愿者招募”的情境引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完成小飞从评测单词句子到评测并示范的递进任务。课堂上,学生小组分工明确、积极讨论、氛围活泼。
第二节课是由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汪莹老师执教《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汪老师以她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引导学生们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理解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堂上,汪老师通过小飞机器人模拟人工智技术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她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和体验,不仅让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节课由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杨美玲老师执教《让送餐机器人能看会认》。杨老师从AI智能餐厅引入,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送餐机器人”的功能。杨老师围绕“小派”辨别食物与识别价格两大任务展开,引导学生分析机器人实现物体识别和文字识别功能的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究;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对物体识别技术和文字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拓展。
活动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李有翔副校长进行了“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讲座。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挑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人工智能在精准教学、跨学科学习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不仅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了教学质量,还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深入交流与研讨,教师们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更多创新路径,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贡献力量。(撰稿:徐雯 编辑:汪莹 审核:李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