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07 作者: 茅心溯 时间:2024-11-04 15:33:00
2024年10月21日上午,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迎来了南京市“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交流展示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创新运用,旨在探索跨学科多元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首先进行的是三节精彩纷呈的研究课。第一节课是戴蔚老师执教的《Citywalk笔记游》,这节课是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载体,设计的主题为“看祖国的盛世美颜”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的一个课堂实践活动。这个活动旨在加强学生实用性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学写观察手记等,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课中,教师首先教导学生学写Citywalk笔记的方法,利用文字具体、清楚、生动地展示自己在城市漫步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信息化平台修改Citywalk笔记文段,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人机协同写作将是未来写作的发展趋向。这节课,教师带领学生探索如何平衡好技术与创作的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写作,在学习新兴技术的同时不忘巩固传统写作的人文价值。
紧接着,李璐老师带来了《探险家的创作之旅——五下语文跨学科学习<少年探险家>》。李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借助数字人创设情境,提升课堂趣味,巧妙引入“金葵花AI”进行辅助教学。本节课以“创作《少年探险家》故事集”为任务,引导学生集体策划行动步骤,制定故事提纲,完成“环境”内容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金葵花AI”提供不同角度的观点,助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根据其生成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评价信息;借助对话提供构思,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框架,探索新颖的表达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学生与AI互动,先用文字描述险境,再借助“金葵花AI”生成图片,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辅助整合多源信息,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本节课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拓宽了课堂容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和思考的空间。
第三节课由刘书含老师主讲,刘老师执教了《代言内容我知道》。课堂前期,刘老师结合南京公众号“我要上发布”的内容发布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接着,刘老师结合五年级下册“世界各地”单元的世界文化遗产内容以及国庆节南京上热搜这一话题,利用金陵微校的投票、推送资料的功能让学生猜一猜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学生发现票数最高的明城墙竟然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于是心中萌发推荐明城墙的强烈愿望。于是,学生们利用讯飞星火、WPS,搜集资料并进行整合,自主练习讲解。部分孩子还为现场来自外地的学习老师们作讲解。课后,学生们还将在直播中展示他们的讲解,为明城墙的世界文化遗产申请助力。这节课把问题解决、学科资源有机结合,让学生勾连语文、信息、美术等多门学科来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进行南京明城墙的推广活动,最终达成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活动进入主题汇报环节。窦丽副校长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创新运用》为题,详细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与前景展望。她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融合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搭建新的学习空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搭建新的学习伙伴,实现个性学习新关系;.搭建新的学习单元,实现主题学习新结构。生成式人工智能给学科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探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整体能力,创造了不一样的课堂生态。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积极发言,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实践应用、问题与挑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以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南京市“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在教育教学创新方面的成果,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未来,南京市将继续加强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撰稿:茅心溯,编辑:徐雯,审核:李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