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71 作者: 姜玉梅 时间:2024-11-05 16:27:00
秋日杏坛逐鹿,新帆百舸争流。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10月29日下午,一场精彩纷呈的数学教研活动在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图书馆成功举办。本次教研活动以“在真实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数据观念”为主题,共有三位老师带来《平均数》的同课异构展示。本次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展示风采的平台。
来自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彭红雨老师执教第一节课。彭老师立足于统计意义的大背景,基于学情,融合运动会比赛的真实情境,充分利用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平均数与实际数据的区别以及探索平均数与一组数据大小关系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平均数的统计特征。整节课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们在不断思考中体会平均数的特征和意义。
来自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蒋海庭老师执教第二节课。蒋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清晰地展示了平均数的计算过程和特点,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同学们借助学习单,在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得到计算平均数的两种不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测出平均数的取值范围,这一发现使学生们对平均数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
来自华山路小学的周煜超老师执教第三节课。周老师围绕平均数的数学本质开展教学,通过设计三场套圈比赛,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平均数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特点。最后的练习环节,篮球队员的身高,危险的池塘...周老师把这些作为例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进行了教育指导,真正做到了教育的社会化。
三位老师在教学中都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过程,通过丰富的高阶问题和恰当的学习任务,围绕“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开展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淡能致远,历久弥香。老师们在活动中进行探索,在合作中开展研究,在共享中寻求进步。这个充满收获和希望的季节,我们坚持着,所以我们成长着。(撰稿:姜玉梅 编辑:李丹 审核: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