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官方门户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
025-86697099
邮箱:jzsx2008@126.com
地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学校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阅读  |  返回前页
今天的家长必读

阅读:11315 作者: 时间:2008-10-06 18:12:00   

今天的家长必读

决定孩子成长速度和人生成败的并不完全取决于学校,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家长是孩子的启老师和引路人,即使上了好学校、遇到好老师,还需要家长的配合能够跟上,因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是把孩子送上人生轨道的推进器。那么,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帮助孩子?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好家长呢?

一、家长应该看清今天的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现在家长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家教观?
中国现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竞争激烈,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现实,所以,现在的竞争其实是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实际上已经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竞争,而是家庭教育的竞争,是家长的教育素质、教育能力的竞争。

因为好孩子是培养出来的。现有学校教育现状无法满足所有孩子的要求,课外补习和家庭教师也不能替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目前中国这种教育体制下,家长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交给老师,家长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要把孩子送上热爱学习、成功成才的轨道。

二、怎样才能使孩子热爱学习?

家庭教育应该侧重培养孩子哪些东西,才能成功地把孩子送上热爱学习、健康成才的轨道?

1、教育孩子的目标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考试分数,是否考双百,是否考第一,而不看孩子是否有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否的良好的习感觉、学习兴趣——这是防止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关键。

例如:很多孩子低年级时上学很积极,学习成绩也很好,但是到了三、四年级或五六年级便开始厌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开始出现逃避学习、撒谎、不写作业、上网吧玩游戏等不良行为,而且上网的小学生越来越多,原因是他们没有在低年级时找到良好的学习感觉,在二、三年级时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到了高年级就产生了严重的学习逆反心理,学习上开始掉队,这样,以后上初中很难赶上来,差生就这样产生了。

★★所以,家庭教育不能光抓孩子眼前的学习成绩——关键要看孩子的学习品质怎么样,应该从一开始就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

因为:最终决定孩子学习成败的不是暂时的学习成绩,而是孩子是否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孩子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孩子的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包括哪些内容?

一是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学习信心、学习目标、学习习惯等——学习的动力因素(爱不爱学的问题)。

二是预习、听课、课后复习、做习题和阅读、应会考试及进行考后调整的能力等——学习的智能因素(会不会学的问题)。

2、二三年级的家长需要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突出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3、高年级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纠正各种不良习惯,帮助孩子从头查漏补缺,形成知识体系,为上中学打好基础,特别是数学(略)

4、家长需要教会孩子进行交往沟通

★家长与孩子怎样进行沟通?

首先要抓住交往沟通的有效时机——当孩子努力学习的时候、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当孩子考“砸”了的时候,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时候,孩子在学校里的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

其次,放学后给孩子适当的说话机会,有利于加强亲子沟通,并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为什么很多家长说孩子读到三年级开始不听话了、不爱学习了?这可能与家长的不合理要求有关。比如,是否由于太重视孩子的学习,经常批评孩子,结果搞得家庭气氛太紧张,孩子很怕你?

家长除了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之外,不关心孩子的其他方面,也没有别的话题与孩子去说,甚至不让孩子说学校时里的事情、不让孩子多管闲事,使孩子丧失了一切精神生活?感到每天的生活过得太累、太单调、贫乏,没有意思?有的家长怕孩子说话浪费时间,干脆命令孩子“别说了,写作业去!”;有的家长脾气急躁,从来没有耐心听孩子说话,尤其是与孩子失去了感情沟通,那么,等发现孩子学习不行了才去过问孩子,孩子怎能“听话”、听得进去呢?

5、学习兴趣源于远大的理想和长远的人生目标

理想教育要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而不能把孩子未来的理想定位在“考上大学”上。

而今天绝大多数家长教育孩子时,还是停留在“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城市的调查显示,50%的家长把孩子的理想定位在“考上大学”。

把孩子的理想定位在“考上大学”导致如下问题:

一是强迫孩子学习,没有什么令人向往的理想和目标,只是单调地要求孩子“为了将来考上大学”必须学习,不学习就完了等等,使孩子被迫学习、剥夺其他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导致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活动动力。

21世纪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周五傍晚,在学校吃过晚饭,昏黄的暮色中,校门口陆续有家长进来了。今天晚上六点,学校有一个大型的家长会,听《开心妈妈》的讲座。这次主讲的是北大的心理学教授屈开老师,久闻她在家庭教育方面颇有建树,今天能够有幸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来聆听她的讲座,我的心情是兴奋及期待的。

六点钟,讲座准时开始。我走进五(1)班,到最后面坐下来,和家长们一起认真地听讲座。一直在心中以为,大名鼎鼎的屈开教授应该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职业女性的形象,然而今天看到之后才发现,自己从前的猜测全错了,她坐在那儿,就象一位慈祥的妈妈、象邻居孩子的母亲,在那儿侃侃而谈,和我们交流培养孩子的心得。

时间过得飞快,两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不得不承认,屈开教授的 讲座非常精彩,下面不时响起家长们赞同的掌声,也有家长带了笔记本在奋笔疾书,听了她的讲座,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教育孩子时有很多方法不当的时候,想必很多在座的家长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因为从他们的表情、从他们的掌声中,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

然而,这次讲座最震动我的是屈开教授讲的一个她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她说有一次她在国外,举目到处是英文的牌子。突然她发现了有一块写的是中文,顿时她的心情非常激动。然而细看的时候心情又跌落谷底,因为牌子上写的是“不要随地吐痰”。我想,不论哪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看到类似的牌子都应该会为自己的民族感到悲哀吧。但是仅仅是悲哀或者愤怒有用吗?中国有13亿人口,很多山区农村依然非常落后,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彻底改变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以外,我想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的问题

1、社会环境的影响
道德失范,诚信缺欠,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丑恶现象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贫富差距拉大,冲击思想道德防线,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渗透进来,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教育的不可控制因素增多,增大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

2、家庭教育的误区

独生子女教育成为我们教育探索的重大课题,今天的独生子女是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过去是孩子不了解大人,今天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很难理解今天的孩子。家庭教育出现盲目溺爱、眼界狭隘,要求片面的误区。

3、学校教育的盲区

学校道德教育存在认识上的盲区和实施上的盲点,主要表现在:

所以家长应该少一份强制,多一份引导激励;少一份限制,多一份宽松自由,给孩子一个主动成长、自我教育的空间。

五、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

要教育好子女,必须先提高家长的素质,家长要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发展,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密切配合学校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

俗话说:“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管”与“不管”,关心呵护与严格要求,都是为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必须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客观对待,适应要求,即不可放任,也不可苛求,尤其不能与别的孩子盲目攀比。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该管就管,该放就放;管时会管,放时会放;第三,要立足于孩子的实际,以孩子的成长为着眼点,把别人的经验,书本知识作为参考借鉴,千万不可套用别人的教子经验生硬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同时,家长还要接受家庭教育新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并将这些观念和方法转化为教育子女的具体行为实践,让孩子们真正受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点要树立新的人才观、亲子观、评价观、教学观等新观念,应该平等地对待子女,尊重子女,并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教育他们。例如:要多“塑造”,少“改造”;要民主也要权威;要言教、身教、境教相结合;要竞争不要攀比;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要分数,更要数里的含金量;要培养“主体型”人才等。家庭教育总的着眼点是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孩子一生的发展,而不是着眼于一时一事,从而使孩子全面、和谐、充分、健康地发展。

六、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针对新时期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21世纪对国民素质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十条:

1.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2.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4.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5.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6.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7.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8.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9.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10.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七、家庭教育子女的经典语录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义,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怀,和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诚实。

八、五句良言赠家长

第一句话:对孩子永远要鼓励多于责备;

第二句话:调整好心态,想出最适合的家教方法,影响和培养孩子的健康性格;

第三句话:多一点耐心,多听孩子说话;

第四句话: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五句话:注意培养孩子的品格,终身幸福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