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983 作者: 时间:2010-04-09 15:05:00
金陵中学实验小学2009清明征文
一等奖
踏 青
六(1)中队赵逸隽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在这一天,家家都要去扫墓,去踏青。
早晨起来,窗外正下着小雨,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连老天爷都应时应景地配合今天的节日。
做好一切准备之后,爷爷、姑奶们就带着我和爸爸出发了。一路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到处都挤满了人。很快,我们来到了田间小路上。田里的油菜花都开了,金黄一片,美丽极了!还不时有几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路边中的桃花都开了。它们五颜六色,有桃红色的,有大红色的,也有粉红色的……每一根桃枝上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形态的桃花。有的花瓣全开了,露出了金黄色的花蕊,引得几只小蜜蜂在它周围飞来飞去;有的含苞欲放,饱胀得就快要裂开了;有的张开两三片花瓣,似乎马上就要全开了;还有许多花骨朵,像一双双好奇的小眼睛……真是形态各异啊!一片桃花中镶嵌着几棵垂柳,都发出了嫩黄的绿芽,一阵微风吹来,柳树就像一位佳人,向路人展示自己美丽的秀发。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和桃花交相辉映,美妙绝伦。远处能看到苍翠青山,近处的田野里,正有几头悠闲的老黄牛悠闲地吃着草呢?
不知不觉到了坟地,爷爷先用纸将墓擦干净,然后献上了鲜花、柳枝,接着烧了些纸钱,放了鞭炮,最后,大家向祖先磕头、许愿。过了许久,我们才跟着扫墓的人流离开了坟地。回去的路上,空中仍飘着小雨,而景色却似乎不一样啦。
清明
五(1)中队 杨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快到了,人们正忙着去扫墓,祭奠自己的祖辈。我和爸爸、妈妈去姥姥家给我去世多年的太太上坟。走在路上,看着车窗外的景物,太太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
我的太太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显得既和蔼又可亲。她非常疼爱我,听妈妈说,我小的时候,太太总是把我抱在怀里,就连睡着了也舍不得放下。后来我长大了有了记忆,太太总是最牵挂我的人。每次去姥姥家,一进门,太太都会用她那不很灵活的手,把我拉到身边,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亲亲我的脸,笑得合不拢嘴。她总是会给我一些惊喜,像变魔术一样,把柜子里收藏的好吃的统统拿出来,让我享用。
我的太太又是一位要强而自立的老人。她一直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愿麻烦别人。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房间,有时还帮姥姥做饭,在她身上体现了勤劳节俭的美德。
后来,太太病重住院了。我和爸爸妈妈去看她,那时侯她已经神情恍惚,可是知道我来了,她挣扎着坐起来,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把我拉到身边,把几块糖塞到了我的手里。我要走了,太太紧紧地牵者我的手,舍不得放开。第二天清晨,我的太太就离开了人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全家都悲痛欲绝。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太太的坟前,我们为太太的坟上添上了新土,献上了鲜花,望着那草色青青的坟墓,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太太,愿您在天国生活得快乐幸福!我也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踏着烈士的足迹
四(2)中队李赛文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或是风狂雨暴,或是和风细雨,总之,没了雨就没有了清明那淡淡的忧伤。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风吹哀愁,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的情景。
抬头偶望,墓地黯黯然: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悲伤!哀思悠悠,悲情渺渺!清明如此无情,我却如此悲哀!
去个伟大的地方,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随着历史,探究前进!让我们的悲伤随着他们的伟大离去!今天,我们上了一节班会我被深深感动!
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是昨天的继续,现在是过去的延伸。对昨天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今天,奋斗明天。
昨天,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英勇战斗过,认真工作过,长江大地上也涌现出了张赤男、罗化成……英烈勋;有的在敌人的监狱中忍受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有的在刑场上视死如归.正因有了共产主义视死如归的精神,面对死神,伟大无产阶级革命有理论家和宣传家翟秋白,在长江中山公园慨然说道:“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逊,为真快乐.”这些英烈们,功臣们他们无愧为人民的英雄。
今天两岸的儿女们踏着先锋们走过的足迹,在党的领导下,在一步步把长江的经济搞好,让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这是最好的写照.致富后的长江人们不会忘了革命先辈们的,积极通过学校向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学校,使学生感到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同时还组织学生寻访革命遗迹.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勿忘历史,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明天,我们将肩负祖国的使命,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建设得更美好,让九泉之下的英雄们为我们的成就而欣慰,为我们这批优秀的后军欣喜。
让我们踏着烈士的足迹寻找!把清明的忧伤永远的带走!
(指导老师:吕伏安)
二等奖
清明节的悼念
六(1)中队江雯慧
又到了清明节,又到了悼念亲人的日子,不过今年又多了一份悼念,那是对四川同胞的怀念。
在清明节假期中,我无法亲自去四川,慰问受难同胞,只能通过各种方法了解灾区的情况。
久久地看着这一版面,心中充满力量。我想:一个民族只有经历过灾难的磨难和洗礼,变得善于向灾难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定在进步中获得补偿。所以在清明节期间,我们不仅只去为自己亲人祭扫,还要为那些不幸的人祭扫,表示怀念,当然,还要带着一份信心。
略带伤感的清明节
五(1)中队 叶辛
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一首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每年清明节我都跟爷爷奶奶一起去上坟。
我的祖辈都葬在公墓里,那儿离我家很远,坐车子要四十多分钟,每次去的时候人都特别多,可以用人山人海这个成语形容。
以前我还挺喜欢去扫墓,因为我觉得扫墓非常好玩,可渐渐地我隐约觉得有点伤感。清明节时人们为了纪念去世的人,通常会烧纸钱,买鲜花,可在我祖父旁的一个墓上却什么也没有,我觉得那个人是多么寂寞、孤独。当纸钱还剩下一点点的时候,爷爷叫我把这一点纸钱烧给那个不知名的人,我照办了,也祝他在天国平安。
清明还是一个踏青的好日子,清明节一到,也就预示着春天真正来了。我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绿色,小草也苏醒了,随风摆动着腰肢。到处弥漫着春的讯息!
虽然清明节有些伤感,但我还是盼望着清明的到来!
清 明 节
四(2)中队王楠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诗人当时心情十分孤单、伤心。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间就像手指尖的沙子,快速滑过。转眼间、就来到
这一天,我早早的起床了,快速地穿好衣服,下了床,几分钟把卫生搞好,我便和妈妈一起向江边出发,我一路上蹦蹦跳跳,和妈妈唱着歌,心情十分愉快,路边的野草野花十分茂盛,尽显春天的生机,在空气中还有一股谈谈的清香,让我心旷神怡,我们一直往前走,太阳当空照,我有点儿热了,便走在路旁的树荫下,我看到一道道铁轨上长满了杂草,就好奇地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这儿会长这么多杂草,而且没人给它们浇水,它们也能长得如此茁壮?”这儿虽是铁轨,但这儿没有人管理,日子长了,草就在长了,草的生命力十分强,没有人给它浇水,它可以自己在土壤中找到水份。我看这路边的草不由感叹:“它们的生命力真强!”,这些草在展示着生命的顽强。走着走着,我看到铁轨弯弯曲曲,便起了玩心,我站在铁轨上双手展开,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走了一段时间,我顺着铁轨拐个弯,“喂,你往哪儿走呀!”妈妈大声说道。我这才回过神来,急忙追上妈妈。“噢,太好啦,快到了。”我大声欢呼着。我和妈妈来到一座铁桥,不过我们走动是一块块木板,下面还是一条河,我走的时候一往下看,腿脚就不听话了,一直在抖,我十分害怕,紧紧地抓着妈妈的手,走到中间我有些不平衡,桥也没有围栏。我松开了妈妈的手,学着刚才走在铁轨上一样,顺利地来到桥面,我和妈妈拿了一个袋子,是准备放清明草的,这儿的草长得很高很密,而清明草是很小的,所以,很难发现清明草,我扒开草,仔细地看着地面,“找到了”我说到,清明草看起来白白的,又有些绿。摸起来柔柔的、毛毛的,像绒布一般,一般是好几棵长在一起的。中午了,我肚子饿了。我就和妈妈坐在草地上吃起面包,天空是那么的蓝,一碧如洗,江是那么的宽,一眼望不到边,边上有许多船在航行,
下午,我和妈妈回到家,妈妈把采来的清明草洗了好几遍,把清明草放在面里揉,再放到锅里蒸,过了一会,妈妈端出一道菜,让我夹一点再沾点糖吃,我吃了一口挺好吃的。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果实。 (指导老师:吕伏安)
清明抒怀——悼念奶奶
四(1)中队 胡珀
又是那首熟悉的曲调,这是您最爱的曲目,但如今播着同样的曲调,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随着曲的旋律,我不经意、不经意地在心湖上泛起了一丝丝的涟漪。在湖波中,我又思念起您;在湖波中,又泛起您和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也许是我不能接受您的离去,但是您确确实实离开了我们已有两年多了,两年多的岁月里,我对您的想念,您又能感受到多少呢?可我又不想您领会到那一丝丝的思念,因为我不想打扰您的清梦,您的宁静,因为您是我最敬爱的人——奶奶.
记得您离别我们的那天,是一个黄昏,一个正吹拂着微风的黄昏一点点的泪水。当我接到那从乡间传来您已辞世的消息,我并没有哭,因为我再也无力从眼眶内挤出那一点点的泪水。我站在窗台前让那透窗而过的凉风夹着小雨拍打着我的脸庞,是一阵阵的刺痛,刺痛的却不是那一张脸,而是那受不想打击的内心……
送别您,我是多么的不舍,我捧着一盘您喜爱吃的天津红枣,心里有说不出的话,但纵使我说出心里的千言万语,您又会听到吗?我想,上到了山,您终于可以安睡了,去您那无人骚扰的乐土,您是多么的安详,在您安详的脸上挂着的是那慈爱的微笑,但也掩盖不了岁月在您脸上留下的痕迹。
我掬一把黄土轻轻地盖于您的身上,我哭了,一直故作坚强,安慰亲朋的我哭了,但只有无声饮泣,暗暗地从眼角淌下了泪珠,因为您不喜欢爱哭的孩子,我怎能又叫你失望呢!您可以放心的归去吧!永远宁静,您那爱哭泣的外孙女已经学会了坚强歌曲依然在播音,我只希望您可跟我一起欣赏这曲调——《彩云追月》。
指导老师:陈卫娟
清明节之瓜洲之游
四(2)中队刘宇凌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想起优美的诗句,清明节的三天假期里爸爸、妈妈还有姥姥准备去瓜洲探古寻幽,去看看那里的古渡,当然也不能落下我这个小“驴友”。
来到了瓜洲,一排排陈旧的房屋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我们是坐出租车去的,当时是晚上,路旁几盏路灯散发出微弱的光芒,街道两侧廖若星辰的几间商铺,没有大城市那样的喧闹,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为了好找住宿和吃饭的地方,爸爸让司机把车开到最繁华的街上,司机说:“这就是最繁华的地方了。”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司机又说了一句“这里就算好的了,有的地方连路灯都没有呢。”“啊?”我吃惊地张大了嘴。这与我想象中的差别太大了,妈妈看出了我的疑惑,对我说:“瓜洲以前是很繁荣的,是车辆、行人过江的必经之路,后来由于一座大桥(润扬大桥)的建成,使瓜洲逐渐冷清起来,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费了好半天劲,我们才找到饭店和旅馆,就将就一下吧。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瓜洲船闸旁,我们站在船闸上方的桥上,看着桥下奔流不息的水,想象着这里以前的船来船往,是多么的繁荣。而此时此刻,这里一片寂静,吸引我的只是那桥下水里的漩涡。“走吧,漩涡有什么好看的?!”我极不情愿的跟在妈妈后面慢悠悠地走着。突然我听到了“轰轰”的声音,声音不大,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到,“妈妈!”我大叫一声,妈妈没有回过头来,唉,我只好先把姥姥吸引过来了,我跑到姥姥身边,用力把姥姥拉了过去,这回爸爸、妈妈才走过来。
“咦?水闸怎么开了?”我们赶紧跑到桥那边看,“啊!”我叫了一声“有船要过来了!”我们兴奋极了,兴致勃勃地看着,船慢慢驶来,我惊奇的发现船上竟然有只鸡,鸡看着滚滚的河水,被吓傻了。船停在一边,可水闸怎么还不关上呢?我发现原来还有一艘船要进船闸,接着又是一艘船。水闸慢慢关上,可是前方的船闸为什么还不开呢?爸爸告诉我:“你看闸里水面比较高,现在要放水,等水面和前方的水面平齐时,船闸再开。” "原来是这样啊!”我点了点头。我们站在桥上等着,水一点一点减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船闸开了,船排着队朝着前方驶去……
随后我们去了古渡公园,还有为纪念杜十娘而建的沉箱亭……
这次来瓜洲我有不少收获,知道了船闸的奥秘,还知道了更多有关瓜洲的诗呢: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口,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三等奖
清明上坟
四(2)中队 王静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让我想起今年清明节和家里人一起回老家给爷爷上坟的情形。
中途我爸爸和叔叔下车,买了准备给我爷爷上坟用的纸和鞭炮,快到11点的时候,我们到了我爷爷安葬的地方,车子不能开过去,我爸爸把车子停在一户人家门口。因为昨天老家下了一天的雨,山里的泥路还没有来得及干,我只走了几步,漂亮的白运动鞋就已经脏了,我非常心疼,但是没有办法,只有继续往前走,不一会,我们大家到了我爷爷的坟前,爸爸和叔叔拿出刚才买的草纸,在爷爷的坟前烧起来,爸爸也要我给爷爷烧纸,我开始的时候,只是一张、一张地烧,后来我胆子也大了,也像大人们一样,大把、大把地烧了,最后我在爷爷的坟前磕了3个头,爸爸和叔叔又到其他的亲戚坟前也烧了纸,最后所有的纸都烧完了,爸爸和叔叔开始点燃了鞭炮,我们就离开了坟山。
中午我们在老家的亲戚家吃好饭,和爸爸妈妈他们一起到镇上,买了一些土特产,就回来了。
爸爸说,以后每年的清明都要回老家给爷爷上坟,我期待着,明年的清明早点到来。
清明时节
四(2)中队 孔祥苓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即将到来之际,老天爷放了太阳一星期的假。这几天来,风雨雷电在人间畅游嬉戏,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劈啪做响,谱出一首欢快的雨中交响曲。可我有点儿沮丧,万一清明那天雨神还不走,多恼人啊!到了这一天,太阳公公又出来工作了,睡了一星期的它精神特足,放射出强烈的光芒。
我乐不可支,急急忙忙吃完早饭,就上了路,陪我上路的,还有那扑朔迷离的清明梦:九泉之下的太爷爷和太奶奶过得快乐吗?我们又来“看”你了;山妈妈是否依然青春绽放?小鸟是否依旧歌声嘹亮?……
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步伐等我们到山脚下时,不少扫墓的人家已经上山了。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大步流星地追赶,很快就赶上,然后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是谁说“路上行人欲断魂”我看是“路上儿童皆欢喜”,因为,一年当中,难得有踏青的机会。你瞧我,又蹦又跳的,活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哪来的“断魂”呢?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郊游机会呀!平时,我们被关在“监狱”里学习,整天戴着个“紧箍咒”在那茫茫题海中奋战,身心疲惫,多想放松一下,借清明扫墓,给大脑放个假,你说我能不快乐吗?
到了山顶,哇!墓地上的野草又钻出来,虽然是春风吹又生,但今天你们也在劫难逃。我蹲在地上,左手拔一撮野草, 右手手拔一撮野草。搞的它死去活来。哈哈!
可没过一会儿,我的肚子就又唱起了“空城计”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我只好静静地蹲在地上画饼充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肚子的埋怨声也越来越大,此时它就像个气球,有气无力。我跪在太爷爷和太奶奶磕了几个头,便依依不舍的走了。
快乐的你,快乐的我,快乐的我们在清明。
清明节的追思
五(1)中队张雨航
清明节到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虽然是个雨天,雨花台烈士陵园里也人满为患。脚步声、说话声、抽泣声合成一片不规则的响声,像是一曲哀乐。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无名烈士墓前的熊熊火炬,让我想到了这些英雄们如火的目光。“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是叶挺的诗句。这话说得多好!是的,火,永生不息的火,不正代表着英雄们不灭的灵魂吗?英雄,就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祖国历史不会忘记英雄,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家乡南京繁荣的今天,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中华的遍地桃花。
作为后人,都应永远地缅怀他们,以他们为榜样,他们是我们大家的楷模,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发奋学习,加倍努力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我们生活在无战争的时代,为此我们应该庆幸,也更应该感谢与怀念带给我们这一切的革命烈士们。
让我们静静地追思,深深地缅怀。
清明时节
四(2)中队 张昕玥
“起床了,出发了!”爸爸打雷似的喊着。“今天是我的休息日,催什么!”我睁开朦胧的睡眼,埋怨道。爸爸说:“今天是清明节,我们要给你爷爷、太爷爷上坟,你去不去?”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怎能不去?于是我翻身起床,收拾停当就出发了。
一路上,我看见许多人手持菊花,带着鞭炮、冥币…… 一些烧给祖先的东西,大家都去上坟。今天去上坟的人可真多啊!隐龙专线车上人挤人,人挨人。马路上公交车、私家车密密麻麻,连成一片。路上非常堵,汽车开2分钟就停5分钟。我和爸爸在车上急得直跺脚 。 几经周折后,我们一家三口人终于和奶奶、大伯他们会合了。我们一行人在奶奶的带领下来到太爷爷的坟前,奶奶拿出红丝带,爸爸把两根丝带系在了坟前的小狮子头上了。红丝带系好后,大伯拿出香点上,就把香放在太爷爷碑前的香炉中,姨奶奶拿出供品中的鱼、豆腐干、青菜、酒放在墓前,然后妈妈把菊花掰开几朵,撒在墓碑前,于是我把一束菊花放在太爷爷的碑前。一切准备就绪后,奶奶拿出冥币给太爷爷烧了起来,姨奶奶则拿出元宝烧了起来,我也贡献一份力量,去找了一根木棍,用木棍挑起烧着的冥币,一会儿冥币就充分燃烧。火烧旺了,烫了我的手。我就把木棍交给大伯了,等冥币烧完后,我们就要给太爷爷磕头。我们依次和太爷爷告别。
我们一行人又来到爷爷的坟前,我们同样给爷爷上坟磕头。奶奶希望爷爷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康。我没有见过爷爷,而我想起那些离我们而去到天国的亲人,虽然他们离我们而去,但他们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每年清明节去给他们上坟扫墓,也算是寄托哀思吧!
清明节
四(2)中队 李俊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祭奠亲人,在这传统的日子里年复一年。转眼之间,又是一年的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还有爷爷一起驱车去了南郊的普觉寺墓园为太太扫墓。
来到墓园,只见那里人山人海,车流如潮,我们拾级而上,来到太太的墓前。在太太的墓前,我们献上鲜花,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踏青的时节,这一天,人们外出郊游、踏青,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领略到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在这一天,大家都吃冷食,所以,这一天也称作“踏青节”和“寒食节”。
扫完墓后,我们就到南郊风景区游玩,一路上,开阔的田野一望无际,羊儿成群结队地在路边嬉戏,油菜花金灿灿的,令人心旷神怡。
这次扫墓令我难忘。
(指导老师:吕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