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1338 作者: 时间:2008-10-16 15:30:00
“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实践
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校长 王克菲
摘要:
学校“一主两翼”管理体制,是指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以“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为辅,学校其他各种制度有机配合的管理体制。在“一主两翼”新型管理体制中,“校长负责制”是中心,教代会侧重于协调学校内部关系,校务委员会侧重于协调学校外部关系,两者构成“校长负责制”的辅助决策系统。
关键词:一主两翼 教职工代表大会 校务委员会
一、什么是“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一主两翼”管理体制,是指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以“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为辅,学校其他各种制度有机配合的管理体制。在“一主两翼”新型管理体制中,“校长负责制”是中心,教代会侧重于协调学校内部关系,校务委员会侧重于协调学校外部关系,两者构成“校长负责制”的辅助决策系统。对涉及教师和学生管理、发展的相关事项,必须经过辅助系统的前置性审议,才能转化为学校或者校长的决定,并通过学校其他执行系统得以落实。这是对学校“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的补充和完善。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学校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需要在教育体制变革方面开展新的探索,采取新的举措,做出新的应对。实现“一主两翼”管理体制的探索,有利于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二、“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和优势
(一)广泛的参与性让教师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科学的管理应该更加体现人性化、民主性,更加激发教师当家作主的意识。我们努力通过教代会这种形式,给教师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决定权、民主监督和评议权,这种阳光下的校务公开,不仅能使学校要做的大事得到教师的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积极性,而且能集聚他们的智慧,以主人翁的真诚心参与学校的管理,形成管理的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教师的积极性高了,创造性强了,学校的办学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1、让学校管理更人性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有序、有度而又体现人文思想的管理来保持学校的先进性和旺盛活力。急全体教师之所“急”,想全体教师之所“想”,行全体教师之所“行”,才能使学校形成强烈的内聚力、向心力、协同力,才能拥有教育、教学的合力,实现学校管理上的真正的民主,才会有真正的协作、共融与发展。因为只要在民主的氛围中,教师才会体验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才会真正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才有可能使学校的人际关系变得和谐,人人心情舒畅,个个齐心协力。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下,教师才会产生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协作精神。而良好的协作关系又会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民主化进程,最终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
2、让学校管理上效益
教代会参与学校管理,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所实施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活动,对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各要素的校长管理负责制同党支部保证监督、教师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教代会协助学校做好任何一件事情,让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充分了解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充分参与这件事情,对这件事情怎样做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其重民主、顺民意、体民情、显民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潜能,使教师找到自信,学会自爱,发挥潜能,主动参与到学校行政管理中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进而赢得学校的和谐发展,提高学校管理的绩效。
(二)适度的开放性,让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关系更加和谐
1、校务委员会是建立“责任——利益”的共同分担机制,实行民主决策的必然要求
在《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沉重的决策负担最终将通过广泛的民主参与来分担。只要社会体系的决策负担不断增长,那么民主就不是一个选择问题,而是一个进化的必然。”①没有民主,制度就不能运行。学校管理是一个集体的行为,为了提高学校的决策质量,就要激发学校内外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参与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中来。校务委员会建设正是民主决策的具体体现。
2、校务委员会是构建新型家校、社校关系的有益探索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日益从社会边缘走到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家庭、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教育发展,也必须充分了解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取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学校必须开放办学,开放管理,才能适应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其合法权益的保护还缺乏应有的重视,家长、社区(社会)有意愿、学校能做到、对学生发展有利的一些事项,因为三方缺少稳定的沟通渠道,而难以启动。校务委员会制度可以着力协调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关系、促进教育管理新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平等参与、协调制衡的新型家校、社校关系。
三、实行“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的条件分析
(一)提高认识
通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使学校重大的决策与教师、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拿到桌面上来讨论,让教师、家长、社会人员参与决策、评议、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学校的重大事项在广泛听取教师、家长、社会的意见基础上,集中讨论决定,有利于学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有利于激发广大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同心力。通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使学校的许多政策、措施被教师、家长、社会认同,它是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有利于不断改善和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
(二)明确内容
明确“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的各项制度,制定和完善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章程,制定教代会、校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工作流程、代表及委员产生办法和工作制度,教师、学生重大利益问题决策程序规定,使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的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明确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的运作机制,制定教代会、校务委员会活动计划,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教代会、校务委员会会议的基本程序和表决办法,以及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决定的执行等,以此探索学校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提供保障
在加强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建设,保障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保障和维护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的同时,要不断明晰“校长负责制”本身的内涵和工作程序,保证校长负责制得到全面执行;保证党支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这样,才能让“一主两翼”新型管理体制能够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
①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03.